最新消息 Latest News资讯动态 News霍金斯在中国 John Howkins in China

着眼于未来,必须运用创意思维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4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着眼于未来,必须运用创意思维

特派记者 师 琰 伦敦报道

正因为创新不断涌现,才让世博会一届一届传承,成为人类工业文明的履历表和发展的助推器。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John Howkins)9年前就在他的著作《创意经济》一书中提醒我们,人类创造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终将超越我们所拥有的物质资料的价值,而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霍金斯教授首倡“创意经济”概念,曾为20多个国家的公司及政府提供咨询,是《知识产权宪章》的起草负责人。 1997年英国政府采纳他的建议,大力扶持创意产业,如今,创意产业已成英国经济一大支柱并雇用了最多的就业人口。

现在,这位被冠以“创意产业之父”美誉的学者正将其注意力重心转向中国。4月26日,霍金斯教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如今他每两个月就要去一次上海,每年有大约三分之一时间是在中国度过。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在创意经济方面向中国的各级政府做建议。

世博是创意思维引进良机

《21世纪》:上海世博会已经或即将创造世博会158年以来的多项纪录的历史之最,你觉得上海世博会给世界带来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约翰·霍金斯:我认为上海世博会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到这里和上海的人们一起对未来社会生活模式等进行深入探讨,并且建立最紧密的联系。过去中国同西方国家之间主要是出口贸易业务关系,而这是一个很好的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的机会,尤其是对城市未来和世界文化未来等议题。

《21世纪》:作为全球创意人才和创意产业的大舞台,你觉得世博会能给上海乃至中国带来怎样的“创意经济”契机?

约翰·霍金斯:很多来自全球各地的创意人才将于未来6个月里聚集在上海。而作为世博会的组织者,上海应该不仅只着眼于世博会召开的这6个月时间,应该超越世博会本身。

如果愿意,世博会是一个引进其它国家人们在非常广阔领域的创意思维的好机会。上海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通过对话和引进,在世博会举办之后继续在上海进行有全球视野的创意思维研究。

《21世纪》:我想你一定赞同,帮助全球经济复苏的真正力量将是“创造力和创新”。过去十几年,我们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脑袋几乎都被金融业吸引去了,这些脑袋想出的金融创新点子,给他们自己和公司创造了巨大财富,但最终结果我们已经看到——整个社会受到了巨大伤害。现在,是不是应该有一些办法,吸引最聪明的脑袋去做创意人才?

约翰·霍金斯:我想举个身边的例子来说明,我在伦敦开办的新公司,通过金融人才和金融公司来投资游戏和数字视频,那些金融专家相当于就是为我们的创意经济在工作。

就像我说的,创意经济潜在包含了所有的经济成分。我的公司就是通过那些从事金融投资的公司,对创意产业公司提供支持,我们也对投资中国公司很感兴趣。

中国的挑战是如何输出创新

《21世纪》:那你怎么评价中国的创新能力?你认为中国在创意经济的发展上有哪些优势?

约翰·霍金斯:许多世纪以来中国就已经是一个创新国家,现在是继续在新的文化形式、在科技和数字媒体等方面创新。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去平衡人口,如何向其它国家输出和销售自己的创新。如果你去看欧洲和美国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向其它国家输出创新的概念。如果中国能向其它国家输出自己的创新概念,那么中国的发展无疑将更迅速。

《21世纪》:有中国学者指出,这些年中国物质财富的增长与文化创造力并不同步,你怎么看这种现象?如何才能改变?

约翰·霍金斯: 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尤其是那些在政府支持下进行文化工作的个体或者团体,在中国的国内市场给人的印象是相当深刻的。我认为当中国希望向国际市场输出的时候,就必须对国际市场的操作进行预先的了解。

《21世纪》:你曾提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应将创意经济充分纳入整个经济体系,对政府而言,有必要做怎样的政策调整以适应这一需要?

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并不是整体独立存在的一个部分,而是存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之中,文化产业也是如此。关于政策的调整,原则就是要把创意经济推广到中国经济的所有部分。当你着眼于未来的环境控制,着眼于未来的汽车制造业、未来的退休问题,你就必须把创意思维运用到所有的业务当中来。

《21世纪》:1997年英国政府听从您的建议,开始扶持创意产业,如今英国的创意经济已经非常可观,您认为英国13年来所作对中国有哪些可资借鉴?

约翰·霍金斯:关键是政府和行业之间、政府和商人之间的合作。政府和商人有他们各自的作用,两者必须紧密地一起工作。创意经济需要的政策与制造业需要的政策是不一样的,不仅研究的对象不同,途径也不相同。非常重要的是,政府必须听取商人的意见,英国创意经济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有一套很好的政策。

“抄袭”风波不会影响世博

《21世纪》:仿造流行产品或者模仿流行现象,在中国民间被戏称“山寨”。跟“盗版”比,这种称呼里透着股包容和亲切劲儿,您怎么看中国现阶段的“山寨文化”?

约翰·霍金斯:问题是中国如果想出口产品,就必须遵守知识产权法。我将于6月9日在上海世博会英国馆举办关于版权的研讨会,这是一场由我的公司和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共同举办的高层次会议,我们邀请中国和西亚的人们来讨论未来的版权问题,因为今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生效300周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我们把它当成是参加上海世博会的一部分。

《21世纪》:上海世博会宣传曲《2010等你来》被指抄袭日本歌曲的风波,最后以作者同意上海世博使用其旧曲告终。上周五,又有美国记者质疑“海宝”是抄袭美国卡通人物“冈比”(Gumby)。你如何看这连串风波?这会对上海世博造成怎样的影响?

约翰·霍金斯:我认为这不是一个问题,不会对上海世博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人们应该知道,现在创作一个全新的作品是非常困难的。那些对上海世博会制造混乱的都是来自美国的一些团体,他们制造的混乱不会对世博会造成什么影响。

上海的创意城市之路

《21世纪》:自2004年起,上海在中国率先提出并推动创意产业发展,与全球创意之都伦敦相比,上海的创意产业之路会有哪些不同?

约翰·霍金斯:伦敦作为创意城市已经很多年了,而上海作为创意城市则是最近的事。在上海有个别的创意公司在思维品质和创新方面同伦敦的创意公司是相当的。

上海目前从事创意产业的人数没有伦敦多,上海也还没有像伦敦一样在创意产业领域具有国际性的风格。

不过,我个人认为上海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地方,每过几个月我就会发现有新人、新公司在从事新的项目,并且在发展新的思路。

《21世纪》:上海长宁区4月推出了一个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个新闻让我注意到,目前上海全城14个区已经有80多个创意产业聚集区,您认为政府通过打造创意园区推动创意产业发展是否是一条好路径?

约翰·霍金斯:政府通过建立创意产业集聚区,建立一个公共的示范区域,把创意人才集聚到一起,一起工作并相互合作,我认为这是一条有益的促进创意经济发展的成功途径。

在政府建立的集聚区以外,我想将来我们也会在上海发现很多由个人或者公司自发形成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外也仍会有很多很多从事创意产业的个人和公司。

我认为上海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城市。总的来说,一旦政府开始推行,那就是一个好的开始。